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高教司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兩個維護”的試金石,不斷增強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堅決落實教育部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部署安排,認真完成教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截至2019 年末,我國貧困人口下降到551萬,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這些年來,高等教育司在脫貧攻堅上有哪些工作進展和成果?
1. 實施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2013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啟動實施了“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作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是一項“雪中送炭”工程,強調“填平、補齊”,把高校發展最急需、條件最薄弱、缺口最嚴重、制約最突出的方面納入建設范圍。通過一期、二期項目建設,累計支持中西部22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71所高校,一大批新教學樓、實驗實訓中心拔地而起,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2. 推進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2010年6月,教育部與原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實施意見》,啟動了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醫療衛生人才。目前,中西部70多所醫學院校承擔了定向醫學生培養任務,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5000人增加到2019年的6700人。十年來,全國先后有30個省份開展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6億元,為中西部22個省份3萬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了近5.7萬余名定向醫學生。
3. 開展對口支援西部高校。2001年6月,教育部啟動東部高?!皩谥г鞑康貐^高等學校計劃”,由起步的13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支援13所西部高校,已發展到目前104所部屬和東部高水平大學參加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接受支援,實現了西部12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組織對口支援高校單獨劃撥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定向用于受援高?,F有師資隊伍的培養,并對教師數量較多、博士比例偏低的高校進行傾斜;累計單獨劃撥定向單招博士指標3160個,碩士指標1130個招生指標,極大優化受援高校師資學歷結構,對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顯著意義。
4. 組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2017年,教育部啟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組織理工、農林、醫學、師范、法律、人文社科等各專業大學生以及企業家、投資人、社會工作者等,以“科技中國小分隊”“健康中國小分隊”“幸福中國小分隊”“教育中國小分隊”“法治中國小分隊”“形象中國小分隊”“政策宣講小分隊”或項目團隊組團等形式,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城鄉社區。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回信,深切勉勵青年學子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2018年,累計70萬名莘莘學子、14萬支團隊將活動的旗幟插遍廣袤的中華大地;以“小滿糧倉”“彩云本草”“我知盤中餐”等為代表的優秀創業項目,共計實現經濟效益增收近40億元。2019年,累計100萬名大學生、22萬名教師、23.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深入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城鄉社區,產生經濟效益約64億元。2020年,“紅旅”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和深圳同時舉行,活動從“線下”發展到“線上線下融合”,“我敢闖、我會創”的主題與改革開放精神高度契合,向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發起總攻,使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5. 實施“慕課西部行計劃”。積極推動“慕課西部行計劃”深入開展,組織十余個在線課程平臺開放優質課程資源,將慕課等優質課程資源輸送至新疆、西藏、青海、陜西、貴州等地區,促進東西部高校教學資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疫情期間,對教師資源緊缺的新疆和西藏等西部地區高校課程開展直播互動教學、SPOC教學、慕課校內應用等多種線上教學方式保駕護航,面向西部12省區高校的473所高校提供3.6萬門SPOC服務,學習人次202.5萬人次。2018年,啟動“在線開放課程新長征計劃”,共計41位百人講師團成員為3000余位教師(多數為西部教師)進行了培訓、講座。目前,累計幫助西部地區建設混合式教學課程11200門,西部高校學生參與慕課學習人次6050萬,西部教師接受慕課培訓達5.88萬余人次。
6. 精準助力臨滄、喀什脫貧攻堅。多次赴云南臨滄、新疆喀什開展扶貧調研和精準幫扶工作,為精準助力臨滄、喀什脫貧攻堅奠定了基礎。在云南臨滄,實地調研并召開對口支援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工作會議;赴云縣高級職業中學、哨街九年一貫制學校調研,召開“控輟保學”“職教協作”座談會;赴臨翔區忙畔鄉和博尚鎮小那么村等地展開扶貧調研;召開臨滄扶貧攻堅調研工作會暨“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對接會。2018年以來,分別向臨滄市教體局、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臨滄中小學等單位累計捐贈750萬元。在新疆喀什,深入喀什地區中小學、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喀什大學和貧困鄉村,實地調研了解喀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同時,協調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共同推動上海微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喀什大學開展校企合作。上海微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向喀什大學捐贈10萬元人民幣。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今年以來,高等教育司在脫貧攻堅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高教司把教育脫貧攻堅作為今年最大的政治任務,以總攻統攬教育脫貧攻堅工作。
1. 推進脫貧攻堅巡視“回頭看”整改落實。實施“慕課西部行”計劃,推動“優質通識類課程免費促共享”,讓西部12個省更多高校、學生受益。支持智慧樹平臺在30所西部高校投資建設“課?!保ㄕn程改革服務中心),通過屬地化服務為西部高校進行各類師資培訓。疫情期間,共計組織各類教師培訓會議200余場,參加教師2.4萬多人。面向西部12個省的473所高校提供3.6萬門SPOC服務,學習人次202.5萬人次。實施“在線開放課程新長征計劃”,組織超星、學堂在線、智慧樹、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等平臺,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操作培訓和在線精品課程使用培訓等。
2. 推進都安縣、納雍縣督促指導工作。充分利用與省市縣的溝通會商機制,強化溝通協調督促指導,督促貴州教育廳于5月26日赴納雍縣、廣西教育廳于6月3日赴都安縣開展教育脫貧攻堅專項調研督戰。6月8日我們分別致兩縣書記、縣長一封信;6月22日我們分別召開兩縣教育脫貧攻堅視頻座談會。義務教育有保障特別是控輟保學工作。督促結合中小學春節開學,開展了控輟保學“大排查、大整治、大勸返”。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將會同省市教育部門督促義務教育保障戰役項目按時完成項目建設,并驗收項目完成質量。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都安縣、納雍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試點學校648所,今年已下達營養改善中央補助資金1.0869億元。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針對都安縣2020年計劃招聘教師報考熱度不高的困難,將在廣西和周邊省市師范類院校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廣大應屆師范生投身基層教育一線。針對納雍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不足、教師素質不高、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不足、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將積極協調相關單位予以解決。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對疑似漏資助等突出問題再查找、再部署、再整改、再落實,將向貧困學生不定期抽查監測資金發放情況。推普脫貧攻堅工作。經我們主動協調,語用司已在5月底發放了《普通話百詞百句》口袋書、小冊子等簡便易學的普通話學習資源;廈門大學已啟動都安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遼寧師范大學啟動了納雍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教育信息化工作。我們登門拜訪了中教儀公司,協調中教儀加大開展信息化幫扶力度。根據“工具包”內容,我們梳理了關于“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等需求情況,已分別報基礎司、科技司進行對接,安排有關網信企業開展幫扶。畢業生就業工作。將繼續依托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提供實習見習崗位,利用慕課平臺開展就業培訓,會同學生司開展專場招聘活動。直屬高校定點扶貧工作。指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加強對都安縣對口幫扶。主動與民革中央對接,協同推進納雍縣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除中國礦業大學已先后派出5位掛職干部外,北京語言大學近期已選派1位同志掛職都安縣副縣長、1位同志擔任村第一書記。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組織周邊省市的“紅旅”項目團隊赴52個未摘帽貧困縣,與部門、企業、合作社和農戶深入交流。6月30日,舉辦“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全國啟動儀式,開設“我為扶貧帶貨”淘寶直播活動。推進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安排52個未摘帽貧困縣招生計劃417人,其中臨床醫學325人、中醫學92人。開展中小學教師網上培訓。組織教育技術教指委對貧困縣教師進行培訓,5月31日開展首場直播專題講座《智能時代的學習變化》。
高等教育扶貧其實不僅限于教育領域,也延伸輻射到了科技、產業等方面。扶貧扶智、輸血造血,建立扶貧的長效機制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司在此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和做法?
1. 轉變扶貧工作理念。以往的脫貧歷史告訴我們,“大水漫灌”式的扶貧是行不通的。精準扶貧就是要在扶貧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扶貧資源、扶貧對象等來調整創新扶貧模式。
2. 構建精準扶貧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貧扶到家”。通過解決好“扶持誰”,在扶貧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以及脫貧成效等方面提升精準性,實現精準實現路徑。
3. 調動直屬高校資源。充分調動各直屬高校的優勢資源,要求各直屬高校把定點扶貧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找準貧困地區的需求與學校優勢的結合點。
4.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堅持全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高等教育司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部署?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扶貧工作重心也將向防止返貧轉變,我們對此重點有哪些措施?
1. 都安縣納雍縣對口教育脫貧攻堅。繼續加強溝通協調,盯緊義務教育有保障特別是控輟保學的主攻點,加大督促指導力度,確保兩縣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2. 廣泛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以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平臺,進一步完善“國家、省、?!比壔顒訖C制,吸引更多大學生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科技、農業、環保等方面需求,做好需求對接、培訓、宣傳等工作。
3. 持續推進“慕課西部行”計劃。引導高校和慕課平臺向西部高校輸送慕課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等優質在線教育資源。
4. 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推動出臺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造有利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良好生態,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5. 繼續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進一步加強免費醫學生專業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把醫學教育作為教育脫貧和健康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陣地,主動服務脫貧攻堅。安排52個未摘帽貧困縣專項招生計劃。
6. 大力發展“互聯網+”“智能+”教育。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泵撠毠缘搅艘还淖鳉?、決戰決勝的關鍵節點。我們將切實履職盡責、不辱使命,堅持“扶貧工作絕不輕輕地來,絕不悄悄地走”,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確保教育扶貧主戰場不缺位、有作為。